武汉大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985工程”和“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是与法国同行联系最紧密、合作最广泛的中国高校之一。学校溯源于清朝末期1893年湖广总督张之洞奏请清政府创办的自强学堂(存争议),于1913年由国民政府建立国立武昌高等师范学校,于1928年定名国立武汉大学,是近代中国首批国立综合大学之一,湖北第一所高等学府。武大校园环境优美,建筑风格奇特,被称为“中国最美的大学校园”之一。2012年中国校友会网大学排名,武大位列第八名。
学校坐拥珞珈山,环绕东湖水,地势蜿蜒起伏,错落有致;校园绿树成荫,花香流溢;建筑独具风格,美仑美奂,是世界上最美丽的大学之一。武汉大学历史溯源于清末湖广总督张之洞奏请清政府创办的自强学堂(1893年),后数易校名,1928年7月正式定名为国立武汉大学。抗日战争期间,武汉大学迁至四川乐山,抗战胜利后迁回珞珈山。到1946年底,学校已设有文、法、理、工、农、医六大学院。武汉大学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和很高的学术地位。周恩来、董必武、陈潭秋、邓颖超、罗荣桓等在这里从事过革命活动。王世杰、王星拱、周鲠生等相继担任校长。辜鸿铭、竺可桢、邬保良、查谦、桂质廷、叶雅各、李四光、闻一多、黄侃、郁达夫、沈从文、朱光潜、刘赜、刘永济、叶圣陶、杨端六、李剑农等一大批著名学者先后在这里任教。1948年英国牛津大学致函中国国民政府教育部,确认武汉大学文理学士毕业生成绩在80分以上者享有"牛津之高级生地位"。 |